我們是否還需要電子報?

mypapers

每天首次開信箱,有幾件事情是馬上需要做的。第一步是「先看不重要的信,看完刪除」,第二件事情是「整理電子報」,再來,才是讀信回信,或是處理私務公務等等。

就一個一個步驟來看,第一步「先看不重要的信,看完刪除」,這裡所說的「不重要的信」是例如「網站狀態監控報告」、Facebook加入朋友邀請…等「只需要知道的事情」,還有就是「udn Style購物誌」、「PChome24小時購物報」等根本不想看但是強迫寄來的「勸敗電子報」,這種就是所謂的「垃圾郵件」。

第二步「整理電子報」,這裡說的電子報,都是我「自願訂閱」的,像是「魅力電子報-一璞飲」、「每日一詩」、「UDN科技資訊電子報」、「Reuters.com」、「Guardian Today」、「BBC每日電郵」、「氣象電子報」…等等,這些都是在網路上隨意溜達時意外發現的電子報,訂閱原因也許是因為我喜歡文學、想要看新聞、了解科技、看氣象…。那現在就有疑問了?每天信箱那麼多電子報,我真的會一封一封去看嗎?

reuters

答案是:「不會。」不會!為什麼?原因可能是臨時不想看、看到標題興趣不大(我覺得這個佔了很大部份)、或是跟另外一個訂閱動機有關:「我只想收藏這個電子報」。

lihpaio

那我到底會看的電子報有多少?我覺得大約是目前收到份數的3/4吧。這裡的3/4指的是我真的有點進去看看裡面寫了什麼的比例,其他的,大概就是直接「標示為已讀取」然後「封存」。

如果現在有人跳出來說:「我也要發電子報」?

我訂閱的其中一份電子報「數位之牆」(不定期發刊),在「Web2.0革命」系列文章裡面就有說:「將內容視為命根子的報業可能從來沒想過,由於在網際網路上生產內容的成本如此之低消耗如此之快,以致於我們邁入了「內容用完即丟」的年代,生產出來的內容就是等著被丟掉的。 」

Web2.0,在我眼中代表的是資訊不再是單向傳播,反而是「雙向傳播」、「多向傳播」,每個人都可以是媒體、都可以傳播資訊。而且資訊傳播的速度變得實在太快了!舉個例,之前巴里島爆炸案,blog和twitter傳播現場實況的速度比任何一家傳統媒體還要快。還有野草莓學運的動員和即時轉播,傳統媒體像電視報紙,都比twitter慢太多。新媒體(個人部落格、微網誌)的誕生,顛覆了傳統媒體。

先回頭讓我們想想看,現在還有哪些產業還在發電子報的?其實就可以從我訂的電子報中找到很多線索:媒體(報紙、雜誌、電視台)、文學社、政府機關。這些電子報都固定發,一直發,持續發,訂閱人數也不見得會因為Web 2.0的發展而減少,這又是為什麼?

因為還是有想看的人啊!像是文學報、小說報這種,就是每天丟一份到你的信箱,真棒,每天一篇就好,不多不少,足以回味一天。還有新聞報,多方便啊,重要新聞都幫你整理完了,不用在那邊上這個網站上那個網站,全部都在信箱裡,看一遍,全球大小事都知道了。真的太好了,只要開信箱,就可以把每天例行所要知道的事情都閱讀一遍。

我認為,電子報可以發,但是需要更為Personalize或是unique ,因為現在資訊太過氾濫,如果有份電子報,能滿足這個讀者所要知道的一部分(不可能滿足一切,因為你不可能擁有讀者所需的「一切」),再加上融合點Web 2.0元素進去(討論、轉發),應該就可以成為一份不錯的電子報了。

我們是否還需要電子報?這是當然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