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些吉露教我的事 (1) 無情的大型部落

圖:屏東縣霧台鄉百合吉露部落

部落,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非家庭生活組織。經過千年萬年的發展,部落聚落變成了城市和鄉鎮。然而,這些大型聚落往往失去了人情味。

許多人說台灣是個充滿人情味的地方。曾經的某個時期,左鄰右舍之間都了解彼此的狀況,需要幫忙時,串個門子就能得到援助。現在,住在鄉下的你可能不知道鄰居的年紀,而住在都市裡,恐怕連鄰居的姓氏都不一定知道吧。

在台灣的原住民部落裡,情況完全不同。這裡的居民對鄰居的狀況暸若指掌,不僅知道對方姓什麼,甚至連對方家裡的鳥叫什麼名字都一清二楚。當家裡晚餐沒有米煮飯時,去鄰居家敲敲門,得到的可能不僅是一杯米,甚至還會被邀請一起吃飯。

有幸作為訪客到屏東霧台鄉吉露部落住了幾天,我不敢說我完全了解原住民文化,但我確實見識到了人最原始的信賴與互助。有一天半夜,我在部落的街道上散步,走著走著就被拉去一位鄰長家門前聊天。我們天南地北地聊著,從中學到了很多。

其中一位頭目說的一段話讓我感觸很深:「原住民的精神就是分享,我們人少,當然要大家一起擁有才好啊。」在聊天過程中,他提到原住民的朋友往往更傾向於分享自己所擁有的,這是一種「共好」的精神。這種精神與漢人的觀念有些不同。我們(漢人)習慣囤積很多,只有當確定用不到時,才會分享給別人。而在原住民的角度,他們認為只要夠用就好,剩下的可以大家一起用。

在資本主義社會影響下的現代台灣人,這個社會給了我們大量的不安全感:我們會生病、會被搶劫、不能沒有錢,因此我們被教育要盡量囤積資源。有時甚至為了囤積資源不惜損害他人的利益,但我們依然覺得不夠(對,我就是在說那些錢很多、土地很多,但還想要更多的人)。反觀原住民朋友,他們只要基本的物資與資源,剩下的都可以分享給大家。

在這樣的教育體系下,我們學會了與他人競爭,或是試圖強過別人,漸漸地忘記了身處大型城市部落中的我們,應該對彼此和善,多認識彼此,了解別人的需要。也許漢人和原住民對於「足夠」的定義有不同的詮釋,但身為漢人的我們,既然知道這個城市如此無情,為何不從「分享」開始,多認識那些每天只和我們點頭之交的鄰居,甚至和早餐店老闆多聊幾句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