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些吉露教我的事 (5) 初識霧台山神

圖:從吉霧部落附近高地往大武部落方向望去

這一篇文章的角度會比較特別,是從靈性工作者的觀點出發。

大家認識我,大概都知道我是跨性別者、社運工作者、工程師的身份,其實我還有另外一個身份比較鮮為人知,就是「薩滿實踐者」。簡單的說「薩滿是一種學習與世界好好共存的生活方式,而實踐者是把這個方式運用在生活中的人。」

其實原住民族本身就是「薩滿」,他們遵循的,就是與大自然一起共存的生活方式,這也是人類原本應該要有的樣子,但現代社會化讓我們都忘記了這些事情。我以前因為因緣際會重新學習薩滿知識,也剛好有幸獲得了一些知識與能力,讓我可以服務更多的朋友。

這次端午節,受部落朋友邀請,幾個朋友一起到屏東霧台鄉海拔1059公尺的山上過一夜,因為那天剛好要幫其中一位朋友處理一些讓生活過得更好的事情,就做了簡單的薩滿儀式,中間也請了山神幫忙。事情圓滿的處理好了以後,就在山神的庇護下睡著,度過了寧靜的夜晚。

有趣的事情來了,在隔天中午左右,所在山區忽然霧大,並下了一場持續著有點久的大雨,但是因為我們急著下山,我只好用我的方式詢問山神「商量一下好不好,我們肚子餓了,要下山去吃飯」,說時遲那時快,講完才5秒,雨勢瞬間變成滂沱大雨,我得到的山神回應是「那我下快一點」「再等我20分鐘」,連朋友都嚇一跳,怎麼商量完雨變大,只好轉述了山神的說法。

20分鐘後,雨勢忽然轉小,就在我們想說要不要趕快出發之際,幾分鐘後,雨勢又變得要大不大,山神的解釋說「我的部分下完了,這些是別人的」,打開氣象局水氣回波一看,原來這一股是從海邊來的。那你會問,原本第一陣大雨是從哪來的呢?我事後回憶,當天早上山區的氣象預報降雨機率只有20%,而且天氣晴朗,理論上不應該下雨,那怎麼回事勒?

事後,我們才知道,原來我們被山上的祖靈小小的「作弄」了一下,在魯凱族的傳說裡,如果很久不下雨,族人會先在部落的一個地方聚集年輕人,接著他們要到山上的某個地方,「痛駡」睡覺中的雨靈,激怒他出動。雨靈發怒後,開始追這一群年輕人。年輕人開始四散逃跑,例如阿禮部落的青年就往阿禮跑,吉露的往吉露跑,要跑很快,避免被雨靈追上,否則雨水就下不到部落了。

圖:魯凱族的求雨祭雕刻,來源霧台文化工作隊

當我與吉露的朋友在討論這件事情的時候,我們才忽然想到,前面的儀式確實在半夜做的,原來那時候剛好喚醒了沈睡的山神和雨神,那可能雨神就「順便」讓我們體驗了一次「求雨」的成果吧。在我個人的經驗中,神明確實是會開玩笑的,尤其越開朗的族群神明越有可能。

其實在原住民的文化中,向大自然祈求真的要存著敬意,並且也相信這些信念,接著就等待著事情發生,「信念的溝通」是人類因為進步而喪失的本能。

人類其實有很多能力的,只是我們忘了。